智能化是制造自動化的發展方向。在制造過程的各個環節幾乎都廣泛應用人工智能技術。制造企業如何適應智能化時代,重視人才的引進與開發、建立學習型組織?
2022年2月24日下午,在由深圳市智能化學會、嘉翔云谷電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聯合主辦,主題為“智能制造時代的人力資源管理”的第65期阿智茶八活動上,新時達集團副總裁/深圳眾為興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徐建生就智能工廠的人力資源管理談了自己的幾個觀點。
▲徐建生先生
話題1:機器代替人帶來管理麻煩,造成這種矛盾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徐總:我認為,首要一個因素,即剛性轉型是被迫的、被動的。近年來我國對發展制造業越來越重視,受人口紅利減少、成本上升等因素影響,機器換人成為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必經之路。機器換人不僅限于工業生產效率的提升,更在于從根本上克服了傳統工業生產方式下產品成本和產品多樣性之間的沖突,從而推動了從線性產品開發流程向并行產品開發流程的轉變,使工業產品性能顯著改善、產品功能極大豐富和產品開發周期大幅縮減。機器換人替換的多數是勞動強度大、簡單重復、安全風險高、作業環境差等崗位,對在崗工人的技術能力、知識水平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技術型的工程師等專業人才,但實際情況是有些工廠從業人員或者機器操作人員在這方面的專業技能還不足以應對出現的問題,就會出現管理麻煩。
話題2:智能化時代,企業內部的培訓重點,應該在哪些方面?
徐總:首先是企業家要學習智能化、信息化、數字化等技術。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發展,企業也都在通過現代化的信息技術應用來不斷的創新與發展,作為企業的領導者,就更要有這種意識。其次,工業互聯網既是工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的基礎設施,也是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應用模式,同時也是一種新業態、新產業,將重塑企業形態、供應鏈和產業鏈。所以,工業互聯網建設要站在數字化的高度去掌握,要考慮企業發展需要哪些技術?再就是科技與人的變化要緊密聯系。